|
奥运站 > 中国军团 > 杜婧于洋夺得羽毛球女双金牌 > 羽毛球 > 正文
都是辽宁人,说起话来都带着浓重的东北腔,都是一头极短的短发,都不爱穿裙子,比赛时都爱大喊大叫,气势逼人,猛一看,杜婧和于洋这对年轻女双有太多的相似之处。也正是因为这些相似,使得她们无论外形还是球风在中国队里都有别于其他队员,颇有些特立独行的味道。
在参加完今年的瑞士公开赛后,杜婧/于洋的世界排名升至第一位,也拿到了足够的奥运积分,稳获奥运会参赛资格。但是,与其他两对同样获得奥运参赛资格的师姐们相比,杜婧和于洋的进军奥运之路却走得格外艰辛,因为伤病,她们甚至一度与奥运会渐行渐远。
杜婧→"手术后,我唯一的念头就是尽快恢复,跟我的搭档去参赛。"
于洋→"我们是一个组合,缺一不可。我愿意跟她一起付出更多的努力。"
从手术台下来后,杜婧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恢复,争取早日回到比赛场上。虽然是微创手术,没让杜婧遭太大的罪,但肚子上毕竟被打了几个小洞,伤口的愈合、身体的恢复都需要时间。医生对杜婧说:手术后一个月才能练腹肌、跑步,慢慢恢复。可心里急得火烧火燎的杜婧哪里听得进医生的话,手术后第二天就咬着牙、挣扎着下地,住院7天,她在病床上根本躺不住,每天一睁眼,就开始在医院里来回走动,活动筋骨,即使医生和看护她的妈妈跟她急,她也不管不顾。
手术后两周,杜婧就开始慢跑,做一些简单的体能恢复训练;不到一个月,她就回到训练场上,拿起球拍跟队友对练。做完手术后,杜婧瘦了一大圈,整个人感觉轻飘飘的。
那段时间,因为没有想到手术后自己的状态会差到这种地步,杜婧的情绪很低落,人变得很沉闷,全然没有了以前爱说爱笑的模样。这时,从世锦赛回来的于洋觉察到了同伴的变化,她便在训练中不断鼓励杜婧,告诉她不要着急,也别去想太多,慢慢恢复,肯定能找回以前的感觉。
同伴的安慰和关心让杜婧倍感温暖,但她又觉得对不住同伴,恨不得马上恢复到最佳状态。看到搭档如此努力,于洋也深受感动,经常主动帮杜婧训练,和她聊天谈心,替她分担困难。于洋说:"我们是一个组合,缺一不可,我愿意跟她一起付出更多的努力。" 杜婧→"连教练都说我俩交流多。在场上,我一个手势,她就知道我要往哪儿打。"
于洋→"在场上,我俩都爱说,没有主次之分。"
打双打靠的是合力,搭档之间如果交流顺畅,配合就会更默契。杜婧和于洋的性格都很外向,平时都挺爱说的,这样两个性格相似的人碰在一起,交流起来自然更痛快、更直接,这也是杜婧/于洋颇受好评的一点。时间长了,两人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细,有时不用说话,仅一个手势、一个眼神,就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。
但是,喜欢交流、在场上不分主次的两个人有时也会遇到麻烦,那就是在两人的想法不一致的情况下,容易乱了阵脚。在今年全英赛与韩国名将李敬元/李孝贞的决赛中,杜婧和于洋就犯了这样的错误。
在那场决赛前,杜婧和于洋曾连续战胜过对手,因此在上场前她们没有做足困难的准备,觉得自己以前赢她们都很轻松,这次只要正常打,也不会出现大问题。首局,杜婧/于洋上来一通快杀快挡,一下次把对手打得有点发蒙,没让对手得几分就拿下了。但是,经验老到的李敬元/李孝贞在第二局改变了打法,有意放慢节奏,以此限制杜婧和于洋的特点。杜婧和于洋对对手的变化始料不及,两人在场上又没能统一想法,结果越来越乱,连丢两局,让对手抢走了冠军。
全英赛的失利给杜婧和于洋敲响了警钟,通过总结,她们意识到即使是面对最熟悉的对手,也要做最充分的准备。 杜婧→"那只是一次例行体检,我压根没想到会查出大问题,而且还必须做手术。"
于洋→"刚听说杜婧要做手术,我的确有点害怕,担心会因此影响到我们的奥运前景。"
今年24岁的杜婧和22岁的于洋,虽然都来自辽宁省队,但两人真正走到一起却还是到国家二队以后的事。从开始配对至今不过三四年的时间,这对小将便以极快的速度从二队升入一队,直至成为女双主力。当她们亮相国际赛场后,她们特点鲜明的打法风格令人眼前一亮,随着众多顶尖组合相继败在她们的拍下,她们也一跃跻身世界一流女双之列。
但是,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,伤病却成了影响她们进步的最大障碍。女双主教练田秉毅义在点评她们时就特别提到,她们的伤病太多,经常会因此影响训练,使得她们的进步幅度没有预想得快。
这两年杜婧和于洋一直处于受伤、停练、复出参赛、再受伤的恶性循环中。其中比较严重的两次一是在2006年10月的世界杯赛上,于洋在混双比赛中不慎将膝关节内侧韧带拉伤,之后停练了两个月,她和杜婧也因此放弃了多哈亚运会;二是去年奥运积分赛首站---新加坡超级赛前,杜婧的脚底肌膜意外断裂,使得她们在新加坡超级赛上无缘前四。
随着杜婧脚伤的好转,在去年新加坡超级赛后,杜婧和于洋好不容易恢复到较好的竞技状态,在接下来的印尼公开赛、泰国公开赛以及中国大师赛上表现不俗,先后拿了一个冠军、一个亚军和一个第三,奥运积分的增长势头喜人。然而,就在两人全力准备8月的世锦赛,力争向她们的第一个单项世界冠军发起冲击时,一个噩耗从天而降。
去年8月,出征世锦赛的前几天,队里安排队员进行了每年一次的例行体检中,杜婧被查出腹部有囊肿,必须立即做手术。听到医生的诊断后,一向大大咧咧的杜婧被惊呆了,半天没回过神来。
杜婧说,虽然我的伤挺多的,可身体一直挺棒的,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。那时的她特别能吃,肚子总是鼓鼓的,为此队友还经常跟她开玩笑,摸着她圆圆的肚子说里面像有个小孩儿。杜婧也没当回事,还颇有点得意地说自己能吃是福,肚子大点不就是胖嘛,可打起球来有劲儿啊。后来,医生告诉杜婧,她的肚子大和能吃全是因为腹部长出的囊肿造成的,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,必须要做手术摘除,否则会严重影响到她以后的身体健康和生活。
眼看世锦赛就要到了,如果做手术,世锦赛肯定参加不了。最重要的是,做完这个手术后,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回到赛场呢,奥运积分赛一个挨着一个,如果不能及时恢复参赛,就无法挣够奥运积分,北京奥运会恐怕连参加都参加不上。确诊后,杜婧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些,她实在是不想做这个手术。可是,从家里赶来的爸爸妈妈、队里的教练、队医以及她的朋友,都在给杜婧做思想工作,告诉她比赛固然重要,但身体的健康更重要,这关系到她一生幸福的大事。一边是奥运会,一边是自己的身体,杜婧左右为难,迟迟下不了决心。一天晚上,妈妈再次劝杜婧做手术,这个一直像男孩子一样硬朗、小时候挨爸爸揍都不哭的姑娘急得在妈妈面前哭出了声。后来,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告诉杜婧,这个手术属于微创手术,痛苦小、恢复快,她这才痛下决心,接受手术。
在杜婧为做不做手术而痛苦挣扎的时候,作为搭档,于洋的心情也很复杂。一方面,她跟其他人一样反复劝杜婧听医生的话,尽快手术,另一方面她心里也有点害怕,担心她和杜婧的奥运前景会因此受到影响。
杜婧住院期间,还有混双任务的于洋在队里正积极准备世锦赛,没有时间去医院看望杜婧,但她会在晚上给病床上的搭档发发短信,安慰她安心治病。杜婧做完手术的第二天晚上,于洋跟教练请了假,带着托朋友买的一大堆补血、补气的营养品,到医院看杜婧。走进病房,看到平时像男孩子一样皮实的杜婧乖乖地躺在床上,说起话来一点底气都没有,于洋特别心疼,连忙安慰杜婧别着急,好好养病,身体是最重要的,千万别急着训练和比赛。 杜婧→"我俩在一起交流最多的是比赛,但平时很少一起出去。"
于洋→"我俩只是看起来像,实际性格不太一样。"
因为都是一头短发,穿衣打扮都很随意,而且打球时都喜欢喊,因此在很多人眼里,杜婧和于洋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但是,每次听到有人说她们像,杜婧和于洋都会坚决否认。于洋说:"我俩只是看起来像,实际性格不太一样。"杜婧也说:"我俩平时各有各的爱好,很少一起出去。"
"必须的",这三个字现在成了中国队里的一个流行语,不仅队员甚至连队医,每说一句话,后面总爱用东北口音再加上一个"必须的"。"必须的"三字缘于正在各电视台热播的赵本山的电视剧《乡村爱情2》,而它能在中国队里流行开来,始作俑者便是杜婧。
在队里,杜婧是出了名的开心果,只要她在,周围总是笑声一片。因为她性格豪放,说话直来直去,很多队友喜欢跟她开玩笑,和她学上两名东北话,过不了多久,这些话就成了队里一段时间的流行语。今年在晋江集训时,杜婧迷上了赵本山演的电视剧《乡村爱情2》,从网上下载后,很快就看完了,之后每说一句话后面都要加一个"必须的",队友们听见觉得过有趣,纷纷模仿,一时间在队里走哪都能听到"必须的",连队医让杜婧治疗时都会跟她说:"好好治疗,必须的。"
除了看《乡村爱情2》,杜婧最喜欢的还是武侠小说和武侠剧,说能够从那些大侠的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。或许是这类小说和电视剧看得太多了,杜婧举手投足间也透着一点大侠的味道。
在杜婧身上,最具标志性的就是她的超短发,为此还曾有过一个误传,说杜婧有一次看到林丹的发型很酷,就问林丹在哪儿理的,她也想去理一个。对此,杜婧严重声明绝无此事。至于为何喜欢超短发型,杜婧顺手理一下头发,笑着说:"因为短发利落、省事,尤其打比赛时,不用像她们留长发的,还要弄好多夹子别着头发。所以,我上街从来不看夹子之类的东西,那些跟我无关。"
和杜婧比起来,于洋虽然也是一头短发,但却显得更细致一些,说话做事也不像杜婧那般粗线条。平时,于洋也很注意自己的形象,像一般年轻女孩儿一样,在意自己的胖瘦,呵护自己的皮肤。遇到人夸她皮肤好,她会不好意思地笑笑,说:"我偶尔也会去美容院做皮肤护理。"
虽然在性格爱好上有很多不一样,但有一点,杜婧和于洋却是非常的一致,那就是从不穿裙子,尤其是比赛的时候。杜婧说:"穿裙子打比赛太难受了,里面的那个衬裤绑在腿上,让我感觉迈不开步子。"
从小到大,在她们的记忆中只有一次穿裙子打比赛的经历,那便是2006年在日本举行的尤伯杯赛。那次比赛,赞助商为中国女队提供的比赛服就是裙装,因为是团体比赛,参赛队员要统一着装,所以杜婧和于洋只得硬着头皮穿了一回裙子。当时,见她们两人穿上了裙子,队友们像发现新大陆一般惊奇,围着她们俩猛拍照,弄得她们很难为情。
不过,从那以后,杜婧和于洋再没有穿过裙子,于洋还说,现在赞助商也知道我们俩不喜欢裙子,不会再给我们裙子了。 杜婧→"心态最好的才能笑到最后,现在我只想把过程做好。"
于洋→"我们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。"
顺利拿到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后,杜婧和于洋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,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她们将把全部精力投注在备战奥运会的过程中。
4月11日上午,在晋江体育中心的祖昌体育馆里,女双组开始了一天的训练。刚跟何汉斌拿下印度公开赛混双冠军的于洋在跟队友打对抗,不过此时她的搭档不是杜婧。因为最近右胳膊肘关节拉伤,杜婧眼下只能进行一些体能训练,还不能挥拍,只好暂时在场边当起了看客。自从到晋江集训后,因为于洋要去比赛,杜婧受伤,两人还没有好好在一起练过几次,但这并不影响这对年轻组合对北京奥运会的憧憬。
杜婧说:"此前我们一直在努力挣取奥运积分,现在确定能参加奥运会了,我们就该想想如何完善自己的薄弱环节,如何增强我们之间的默契度。要打好奥运会,我们现在的准备还远远不够,需要提高的地方还要很多。"面对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,大大咧咧的杜婧考虑得很细致,在她看来,心态最好的才能笑到最后,现在什么都不要想,只要想着把过程做好,问心无愧就可以啦。
和杜婧比起来,于洋除了女双,与何汉斌配合的混双也取得奥运参赛资格。对于洋来说,在多了一个选择的同时,她也需要付出的更多。她说,无论是混双还是女双,在她心里都一样重。"两项都想冲击金牌。"于洋坚定地说。
从2006年10月至今,杜婧和于洋携手走过了磕磕绊绊的一年多光阴,她们的心走得更近了,更懂得了珍惜机会,对胜利的渴望更加强烈。现在的她们,正在积蓄力量,准备起跑、向前冲,用她俩的话说:"冲击北京奥运会金牌,必须的!"